2018—2019年度科研工作总结
2018——2019年度教科工作总结
昆山市锦溪中心幼儿园
本学年我们以《3—6岁儿童发展与指南》为指导,坚持“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的思想方针,以研究“十三五”课题为契机,努力为教师创设积极、严谨、宽松的研究氛围,提供广泛交流、贴近实践、展现个性的研究平台,开展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以满足不同教师的不同研究需求,促使教师在研究中实现能动发展。现将一学年来的教科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主要成绩
1、课堂教学展示与竞赛
沈岚老师在昆山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联合开题论证活动中结合我园课题开展了大班美术《火山爆发》;徐天怡老师在昆山市骨干教师课题研究展示活动中开展了中班美术《玉米》。章怡君老师的大班综合《奇妙的下午茶》在“2018年昆山市幼儿园信息化教学能手课”评比中荣获市级三等奖。徐艳红老师的中班语言《小老鼠的大计划》在“2018年昆山市多媒体教育软件”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2、活动开展
为进一步落实“科研源于教学、回归教学、促进教学”思想,推进幼儿园优秀科研成果的交流与推广,本年度我们继续组织本园教师开展课题研讨课,各位教师能针对自己班级的三级子课题,选择合适的材料,精心设计教案,利用各种方法、手段凸显利用乡土资源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收到了较好地效果;同时我们每二周集中开展一次大组教科研活动,组织全园教师进行理论学习、课例研讨、听课评课等,帮助老师在学习中内化,在实践中提升。
3、论文评比
为了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我们组织老师积极参加了各项论文评比,朱学青园长有1篇与我园课题相关的论文发表;周琴老师有2篇论文发表,其中1篇与我园课题相关;其余共有11位老师有论文获奖,获奖论文共24篇。教学设计获奖共20篇。
4、课题研究
“十三五”课题已经进入实施阶段,每位教师能根据自己学校及班级情况认真考虑“十三五”课题研究方向及实施方案。
在研究实践中,我们把“研究、指导、服务”六个字的内涵深深的挖掘,积极转变观念,准确定位角色,与老师一起做课题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我们不求全,但要求研究和工作同步开展,研究者真正在做中学。在研究过程中,抓亮点,点对点,面对面,研究结果与老师共同分享。开展教学活动展示、经验交流研讨、园本培训等活动,都以真诚、深刻、丰富为前提,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使教师们在科研的道路上阔步向前,让科研活动焕发出新的活力。
二、经验做法
(一)、加强学习培训,提升理论水平。
诚邀专家莅临指导。本学年,我们邀请昆山市教育局教科室郭仁兴主任来园开展讲座。为每位教师搭建了学习的平台,进一步扎实了我园教师课题研究的实践基础。
(二)、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教师发展。
每学期一节课题研讨课
为进一步落实“科研源于教学、回归教学、促进教学”思想,推进幼儿园优秀科研成果的交流与推广,我们每学期都要求青年教师上一节课题研讨课,展示自己的研究动态与班级幼儿的发展情况。各位教师能针对自己班级的三级子课题,选择合适的材料,精心设计教案,利用各种方法、手段凸显利用乡土资源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并组织教师观摩、学习、研讨,对其教学策略、方法、手段进行研讨,充分挖掘乡土资源在发展幼儿动手能力中的运用,教师们针对具体的课例畅所欲言,评课能力也由此得到提高。并且每学期要完成班级科研手册。
(三)、根据计划,做好各项工作
1、经常对照学期初制定的教科室工作计划,按照时间节点开展相关活动,对因故不能开展的活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各项工作,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有评比。
2、 凡是教科室牵头开展的所有活动,教科室带头参加;其他部门开展的活动,教科室积极参加。每一项活动除了前期的方案设计、氛围营建、材料准备外,还注重活动过程及活动之后的信息报送、活动总结、资料收集、整理、等工作。
3、科研课要求执教者提交教案、说课稿、教后反思,听课者提交听课笔记、评课稿等过程性材料,留下发展的足迹;及时更新课题研究网页,实现课题研究活动进程动态化管理;
以上是本学年教科方面所做的大致工作,在这个充满挑战、充满朝气的新世纪,我们将不断努力,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以勤奋和智慧谱写我园教科工作的新篇章。
- 2025-04-25
- 2025-04-18
- 2025-04-11
- 2025-04-03
- 2025-04-02
- 2025-03-27
- 2025-03-20
- 2025-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