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户外主题游戏的开展
幼儿园大班户外主题游戏的开展
摘??? 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显示出如今游戏活动在幼儿园中的地位,而主题游戏更是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本文观察幼儿在户外主题游戏中的进行情况,分析幼儿在户外主题游戏时的参与情况,了解其游戏区域的设置与特点从而发现户外主题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吸取教师在主题游戏活动中对环境创设的设计经验与游戏中的指导理念。
【关键词】幼儿园;户外游戏;主题区域
一、绪论
(一)研究缘起
幼儿园的教育目的并不在乎让幼儿学到多少静态的知识,而在于让幼儿以他们感兴趣的方式和手段来了解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帮助他们获取各种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1]而这一种方式与手段便是通过游戏来使幼儿更易更快的获得学习经验。
游戏对幼儿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幼儿在游戏的时候,他获得的经验往往是最综合的,不会出现语言、社会、认知、动作等领域的单一性。其次,自由、自发和自主是游戏的本质特征,第三,游戏为幼儿提供了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机会。[2]?这三个方面意味着每个幼儿都在自己的水平之上依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进行活动的,幼儿的个体差异的游戏中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
户外游戏的发展更是促进了幼儿学习经验与体质的提升。在《纲要》中提出“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因此幼儿园在户外游戏上也更多的投入了精力与时间,游戏在幼儿一日生活占很大的比重,对于幼儿的身体、认知活动与社会交往活动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幼儿在户外游戏活动中不仅能增强幼儿的体质锻炼,更能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
如今幼儿园将游戏与主题活动融合起来,让生活经验为游戏的开展提供更多的知识,让孩子懂得结合自身生活经验运用于户外主题游戏中,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在游戏中成长,在游戏中拓展想象力、创造力。幼儿园大班早上开展户外主题游戏,所需的时间是30分钟左右,教师将幼儿从班级中带至操场上后,让幼儿分散去玩不同区域的游戏,教师不干涉幼儿游戏的选择与不限制幼儿去哪个区域玩。游戏场地区域的划分考虑了不同游戏功能的充分发挥与不同区域之间的相邻关系。
(二)概念界定
户外游戏是指在户外场地开展对幼儿促进其体质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促使幼儿基本运动技能均衡发展的一项游戏活动。
户外主题游戏是指在户外的游戏活动中以一主题内容开展的活动形式。每一主题游戏都有为幼儿设下的目标,主题内容的选取也贴近幼儿的生活。例如,以《勇敢的消防员》为主题的这一游戏,教师选取日常生活中可见的职业,让幼儿了解消防员的主要工作内容,学习消防员如何灭火救人以及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要点。
(三)文献综述
现如今户外游戏活动的发展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英国的学前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普遍认为户外游戏对儿童身心的发展较室内活动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且能同室内活动一起促进儿童的充分发展,辅助幼儿园教育教学目标的完成。?[3]教育者要求教师和管理者必须以同等的态度看待室内和户外教育环境,对户外教育环境也要进行适当的计划、管理、评估和投资;户外是儿童的学习环境,同时也是教师的教学环境,户外游戏环境需要精心的设计和布置;户外游戏可能对他的发展起着更为重要的促进作用等。在国外的研究中可看出教师认为户外游戏相比室内游戏有着更为重要的教育意义与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户外游戏中儿童的自主性增强。户外游戏中儿童感觉自己能够控制自己的领地,因而能够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室内游戏中,儿童通常能够从成人的暗示中知道成人对他们的希望,因而为了取悦成人得到成人的表扬而保持安静和忙碌的状态 另一方面是户外游戏中儿童的社会性活动增多。有研究表明,儿童在户外游戏中能够进行更多的相互交流,且言行也更加成熟,游戏持续的时间较室内游戏长,合作性游戏出现的几率增加。
国内对户外游戏的重视虽远没有在室内的游戏上看得重,但就现如今的户外游戏的现状进行了反思与重视。北京师范大学刘焱教授认为: “户外游戏活动往往仅仅被人们看作是‘身体的活动’。事实上户外游戏活动包含着两种不可分割的、 相互关联的学习过程,即‘学习运动’ 和‘通过运动学习’。”[4]国内当前幼儿园的户外游戏活动教师着重关注幼儿的安全而限制幼儿自由以及对幼儿游戏活动时间不重视等问题。钱愿秋提到:安全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无论是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哪一方面,安全都是教师考虑的首要因素。重视幼儿的安全和生命固然重要,但在游戏活动, 尤其是户外游戏活动中,教师为了将安全风险降至最低, 往往扼杀了幼儿的冒险性和创造性, 限制了幼儿的自由。虽然《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文规定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二小时,但幼儿园教师往往是在保证教学活动时间和就餐、 睡眠时间之后,将空隙时间用于满足幼儿户外游戏的欲望。[5]在钱愿秋文章中也提到:一旦到了就餐时间,尽管幼儿仍在尽兴地玩耍、 投入地探索,教师也会立即将他们带回教室。更有甚者,若教学活动时间过长, 教师则会直接剥夺幼儿户外游戏活动的机会, 无视孩子渴望游戏的眼神。另外,许多幼儿园在幼儿进行户外游戏时只是让孩子就这么玩,材料与设施的摆放也比较随意,教师在一旁观看或是可能与其他教师聊天,时间一到就让幼儿归队回教室,幼儿在户外游戏上自主性与学习能力等都不能得到良好的发挥。
在户外游戏备受关注之时,主题游戏的产生使户外游戏的进行跟增加了趣味与可实行性。在主题活动中,强调以儿童为本,围绕他们感兴趣的方案进行研究、探讨,在共同的研究探索中发现只是理解其意义并建构知识。主题要直接和儿童的真实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主题建构在儿童已知和想知道更多的这种知识背景上。
每个主题都要反映出这样一种观点,“ 即让儿童去亲自实践。”在整个主题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帮助儿童形成与主题相关的多种概念,而不是要求儿童记住那些互不关联的知识。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游戏是伴随着一定主题展开的,教师根据主题教育的目标,结合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由选择游戏内容,在与预设环境的交互中培养了幼儿兴趣、积累经验、提高能力。
二、现状与分析
1.教师对于游戏指导的重视度较高
一般教师对于幼儿的游戏指导上较为重视,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地对幼儿进行适当的介入,以保证游戏的教育作用的实现。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一方面需通过创设游戏环境间接影响幼儿的行为,激发其对周围事物的兴趣,使他们积极投入游戏;另一方面,还需通过直接参与游戏过程,具体指导幼儿的游戏,引导其深入,不断提高行为质量和活动水平,通过游戏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6]教师将这两方面结合在一起,而主题活动的融入,更贴近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在游戏时对比着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确保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每个幼儿的身心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2.教师对于游戏指导能力较强
幼儿园也十分注重幼儿游戏的开展,无论是在室内或户外经常会开展具有主题性的游戏,因此教师对于幼儿游戏的指导具有丰富的经验,能力较强。教师在游戏中能依据幼儿的思路走,不阻碍幼儿幼儿的思维能力与创造力的发挥,对孩子所说的给予肯定并能及时相应的增添内容、更改主题目标。
三、讨论与建议
将主题活动融入到户外游戏中去,教师关注着幼儿的兴趣热点,幼儿围着一个感兴趣的主题对周围相关现象或事物进行观察、探究、发现、表达、交流,教师适时、适度地予以支持和引导。[7]我们可以看到主题背景下主题性游戏实施的效果是明显的。一方面户外主题性游戏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孩子的不同个性与能力在游戏中得以充分体现。另一方面在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幼儿就积累了解决问题的经验。
在户外主题游戏的实施上还应有着需改进的地方,如幼儿对于主题游戏刚开展时还不知道改怎么去玩,需要老师进行多次演示。另外当幼儿对于游戏有着一定的熟悉度后有些幼儿对游戏的参与度会没有刚开始玩时那么高,玩了一会儿后就缺乏对于游戏的兴趣,根据以上两点提出了以下两点建议:
(一)让幼儿共同创设主题游戏环境,激发幼儿对于主题游戏的开展的主动性
在主题游戏中,游戏活动的环境创设方面大多是教师之间建构设计的,笔者认为可以交一部分给予幼儿自己设计,提升幼儿对主题的理解,同时也积累了幼儿主动收集信息、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和能力。另外,在游戏活动中需要使用的游戏材料,教师可以让幼儿一起来完成搬运、摆放和收拾的工作。在这期间,幼儿会十分积极地参与这类活动,因为这既是显示了自己的体能,也为集体出了力。幼儿在游戏的每个阶段都有所经历更能发挥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而且在游戏中,儿童总是表现超越他的一般年龄,似乎比自己高出一个头。就好像放大镜的焦点,游戏在一个密集的形式里包含了各种发展的倾向,而且本身就是一个主要的发展来源。[8]
(二)在户外主题游戏开展时设置任务完成的标记
既然东城幼儿园开展了此类主题游戏,让幼儿都扮演着熟悉的大人的工作,像消防员、搬运工、清洁工等,我认为在游戏中,当幼儿表现出色或顺利完成任务的话教师可做出一定的认可。例如,游戏开始前可让每一位幼儿都带着一张卡片,告诉幼儿每当他们完成一次任务时,老师便会在他的卡边上敲上一个印章,看看到最后谁集到的印章最多,谁的工作完成的最为出色。如此一来,幼儿便会更为投入到游戏中去,对于游戏的完成度也会相应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邱学青. 学前儿童游戏[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146-147.
[2]李季湄.冯晓霞.教育出版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解读:246-256.
[3] 张莅颖, 张世锋. 英国开展儿童户外游戏的理论与实践[J]. 学前教育研究, 2010: 60-63.
[4]刘焱. 儿童游戏通论[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56-58.
[5]钱愿秋. 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的价值, 现状与组织策略[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2: 126-129.
[6]陆小敏.对幼儿园主题性区域游戏中教师的指导与评价[J]. 新课程, 2012.
[7]林建耕[EB].幼儿园游戏活动与主题活动整合的研究报告.
- 2025-04-25
- 2025-04-18
- 2025-04-11
- 2025-04-03
- 2025-04-02
- 2025-03-27
- 2025-03-20
- 2025-03-12